“中国医生给了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我衷心地感谢他们!”1月18日清晨,当得知3岁的儿子伊克拉姆心脏手术成功时,22岁的坦桑尼亚母亲胡斯娜沙班金万德热泪盈眶。此次手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完成,泛亚电竞注册采用他们首创的无放射线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
2025年1月17日,潘湘斌教授带领阜外医院团队抵达坦桑尼亚基奎特心脏研究所,为70余名儿童提供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服务,并为其中确诊的8名儿童成功实施免费手术。
这项技术采用超声引导器械从外周血管进入心脏,远距离操作器械治疗心脏病,实现了“不开刀,无放射线,甚至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治疗心脏病”。不仅消除了医源性放射线伤害,还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将心脏手术从要到大城市、大医院找大医生做的“重大手术”转变成“门诊手术”,甚至是在移动手术车上的“上门手术”,创新性地解决了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心脏病治疗问题。
为帮助当地医疗机构掌握这一创新技术,潘教授团队开展了3次培训,共培训120余名坦桑尼亚医生,有力推动了中国原创医疗技术在非洲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心脏病治疗能力。据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的医生预计,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大大提升坦桑尼亚的心脏手术能力,预计年手术数量可从700例提升至2000例以上。同时,此次活动还首次在非洲地区推广应用了潘湘斌团队原创的可降解封堵器,标志着中国创新医疗技术及产品在国际舞台的进一步落地和传播。
在助力坦桑尼亚医疗发展的同时,潘湘斌教授团队的脚步并未停歇。自2018年起,中方与巴基斯坦心脏病学会联合开展了“一带一路”心脏介入培训项目,携手应对心血管健康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与巴基斯坦医务人员合作,成功为2000余名儿童进行了免费先天性心脏病筛查。2025年1月22日,潘湘斌教授带领的援巴专家组抵达巴基斯坦心脏病研究所/国家心脏病研究所,联合诊断了15名患者,并成功为其中8名儿童实施了免费手术。此外,潘湘斌教授团队现场培训了60余名当地医生,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
1月23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与巴基斯坦阿西法、扎尔达里总统女儿等一行,探访了由潘湘斌教授团队成功治疗的儿童。姜再冬表示,先心病治疗项目是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我们将继续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对巴民生援助,更好造福巴方民众。阿西法也称赞中国无私分享开创性的医疗技术,彰显了中巴铁杆友谊,为两国民生合作带来了福祉。
无放射线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的成功应用,荣获“世界卫生组织科技创新奖”,并被联合国评选为全球推广的医疗项目,获得联合国资金及全球体系的支持。潘湘斌教授作为首席技术顾问,受邀前往全球多个国家进行现场演示并指导无放射线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如今,项目成果在68个国家1042家医疗机构应用,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的进步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