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了【直面医改】系列专题,把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医改有关的所有的信息、事实、建议,客观地呈现给你。
为此,我们采访了亲历医改的医生、就医受到影响的病人和家属、保险行业的资深专家等,希望从各个角度去了解医改,一起去寻求对普通人有效的应对策略。
【直面医改】系列专题的第3期,我们邀请到了深蓝保资深核保理赔专家——Jacky老师,和我们聊聊关于医保DRG,那些少为人知,却又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影响。
Jacky老师有着医学和保险双重背景,不仅有21年保险核保和理赔经验,身边还有很多正在经历医保DRG改革的医生朋友,对DRG有着深入的了解。
本期采访,深蓝保编辑部从前期策划、采访和剪辑花了一周多时间,最终有了这期50分钟的音频。音频播出后,不仅获得平台推荐,还收到了很多播客听友的关注和正面反馈,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给大家带来更多深度、有意义的内容。
DRG简单地说,就是把每一个分好类的疾病的治疗费定个【打包价】,医保局按这个价格和医院结算,超出标准的费用医院承担,结余则归医院所有。
国家医保局去年7月推出了升级版的DRG2.0,相较于DRG1.0版本,主要有3大变化: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医保DRG将在2025年,也就是今年实现全面覆盖。
医保DRG不仅是一场支付方式的改革,更是一场医保、医院、医生、患者,四者之间利益协调的博弈过程。
医保DRG支付方式,规范了诊疗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缓解了医保基金压力。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在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23年,东北、中西部等医保基金收支压力较大的统筹地区,实施DRG/DIP支付方式后,医疗行为逐步规范,基金收支总体平衡
图源:国家医保局网站《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新闻发布会实录》
但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激推进DRG付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提到:
图源:国家医保局网站《【优秀案例】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激推进DRG付费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医保考核医院,医院考核医生,医保DRG/DIP对医院考核医生的薪酬绩效,和医生晋升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但实际操作中,一些医院仍然会把亏损的金额,从医生的工资和奖金中扣除,这就导致医生不得不“精打细算”。
但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在国家医保局举行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表示,2023年医务人员收入稳中有升。泛亚电竞网址
图源:国家医保局网站《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新闻发布会实录》
关于医保改革对医生收入和工作的影响,更多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在【直面医改】专题的后续内容给大家呈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分论坛上表示:
在101个国家试点城市中,2022年参保人个人负担较2021年累计减少约215亿元。
但另一方面,也有朋友和我们分享,医保DRG后看病体验下降,有被迫出院、开不到进口药等情况。
Jacky老师在采访时提到,“医保DRG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有钱的病人,泛亚电竞网址因为在公立医院享受不到更好的医疗资源,就只能加钱去私立或外资医院看诊。”
“DRG后,医保更多是保基础的方向”,采访中Jacky老师说到,“想要更好的就医资源,我们可以自己做额外补充。就像德国和日本,大家以医保提供的基础医疗为主,然后买商业保险补充。”
引导商保公司和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更多支持包容创新药耗和器械,更多提供差异化服务。
但随着DRG大范围实施,网上有很多关于“DRG实行后,百万医疗险成为鸡肋”的担心。
关于这个问题,Jacky老师坦言到:医保DRG确实会对百万医疗险有一定影响,但得分情况讨论。
首先,医保DRG影响的是医保和医院的结算,医保报销后,百万医疗险依旧可以继续理赔,不会受到影响,泛亚电竞网址但DRG会限制治疗金额,从而间接影响百万医疗险所能发挥的作用。
另外,目前医院集采药量占了医院需求量的70%,甚至更多,有很多朋友反馈“进口药在公立医院越来越难开到了”。
其实这也和医保DRG改革有关,医院想盈利,要尽可能减少患者就医成本,所以医生也更倾向用集采药来控制成本。
如果自己在外面买药,想用商保报销,那就需要保险产品包含外购药保障,而目前的百万医疗险主要保障癌症外购药,不保其他类型的外购药。
Jacky老师也说到:“针对医保DRG的限制,很多保险公司也在优化产品,比如蓝医保(好医好药版),不仅开放所有类型外购药,还能附加特需医疗,能报销特需部和国际部的重疾费用。”
除了DRG对百万医疗险的影响,还有很多关于医保DRG后,商业保险报销的问题,比如:
“想要不受DRG限制,选择自费,先走商保报销,然后再走医保报销,可行吗?”
为了让大家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医保DRG对我们看病就医的限制,Jacky老师也结合他的理赔经验,给我们总结了很实用的保险配置建议。
医保DRG主要影响的是经医保结算的住院患者,想要减少DRG影响,我们可以和医生沟通自费承担医药费,或者以自费身份住院。
但要注意,Jacky老师在采访中也提到:“医院有自费比例的额度限制,如某地区,三级医院15%,二级9%,一级6%。”
“目前因为去特需、国际部的人现在还较少,达到自费额度之前,医院是同意你可以自费的,不过之后额度接近或者快要达到时,医院可能就会限制你自费了。”
治疗费压力,我们可以通过无社保版本的百万医疗险来转移,不管有没有经医保报销,最高都能100%报销。
中端医疗险,能覆盖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以及指点私立医院,因为患者自行承担治疗费,受DRG/DIP的影响更小,在用药和治疗上都有更多选择。
高端医疗险,除了能报销私立医院、昂贵医院,甚至能去国外治疗,能享受到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品。
如果是想要稳定保障,预算也不是很充足的朋友,可以考虑带特需医疗的百万医疗险,比如蓝医保(好医好药版)。
但Jacky老师也提醒到:“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也受自费比例限制,只有私立医院不受自费比例限制(医保定点机构除外),所以想要完全不受医保DRG的限制,最好选支持私立医院的中高端医疗险。”
百万医疗险是大病的兜底保障,没有医保作为基础,一旦发生大病,医疗负担非常重,百万医疗险是必备的风险转移工具。
但百万医疗险通常有1万免赔额,并且医保DRG后,大家看病的费用会有所变化,可能更难达到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
重疾险的给付是一次性的,不会限制我们怎么花,可以用来覆盖治疗费、康复费、收入损失等,无论是想去公立医院、私立医院,还是出国治疗都可以选择。
医保DRG不仅仅是一场国家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它还切切实实影响到14亿国人的看病就医。
它关乎着每一个在病痛中挣扎的病人,每一次就医的体验,每一笔医疗费用的支出。
不可否认,精细化的管理方式,确实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但改革中的阵痛我们也不能忽视。
不同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患者就医的起点不同;不同年龄层对医疗的需求大相径庭;不同经济条件的群体,面对医疗费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为了更好地看病就医,你会选择什么医疗保障方案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